配资实盘网上配资炒股 微信要在搜索框里复制出一个“知乎”?
文 | 唐辰同学
微信要自己复刻出一个"知乎"?
如果把微信"问一问"作如此简单的对标,张小龙肯定不会答应。这个由微信"搜一搜"团队,在 2023 年微信公开课 PRO 上宣布推出的新功能板块,在经历一年多的灰度内测、开放使用之后,已经逐渐成熟。
目前微信"问一问"已经全面开放,每个人都可以直接通过"搜一搜"页面开通。 作为较早一批关注并使用"问一问"的用户,个人以「唐辰同学」为账号 ID,参与回答 79 个问题,回答累计曝光 20 万,以及收获部分粉丝以及创作分成。
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这款微信在搜索框下衍生出的内容产品,也不只是复刻"知乎"那么简单。
微信复刻知乎?不是这么简单
毫不客气的说,对于"复制"、"复刻"之类的字眼,腾讯是有历史刺痛感的。问一问从上线之初,也被业界称之为微信版的"知乎",是微信在问答产品上再抄袭友商。
仅从产品形态上看,问一问确实是一个问答平台,和知乎的问答模式类似,平台鼓励用户提问、创作者参与回答。用户可以在首页看到平台推荐的优质、有趣的问答内容,并在浏览过程中参与评论、转发、点赞等形式的互动;创作者可以在"问一问"中浏览用户提出的问题,并选择或者受邀回答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且优质答案将在其他用户搜索相关话题时进行优先呈现。
微信官方也曾表示,"问一问"主要针对微信内的常见问题,聚合呈现平台上的优质答案,并且还会通过定向邀请部分,比如教育、旅游、美食和科普等垂直行业的优质内容创作者参与问答。
需要指出的是,和知乎类似,参与问答的用户或者创作者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用户可以是一名创作者,创作者也可以是问一问的用户。
比如,《黑神话:悟空》爆火时,个人作为问答创作者,作为用户提问《预售超 4 亿,除了关注它卖多少钱更要看什么?》,同时也作为创作者,在提问下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这条内容被平台推荐,作为优质问答内容,在微信平台内搜索、问答以及相关搜索关键词下展示,短时间内获得超 7.2 万的阅读和超百条互动。
从这个角度看,若想快速对问一问有个印象,简单将其对标成"知乎",也是捷径。但将其放在微信生态内来定位,问一问并不是另外一个版本的"知乎"。
这是因为,"问一问"是微信对搜索内容的重要填充。微信已经是一款超过 13 亿用户的国民级超级 App,其内部已经"生长"出不同的内容载体,比如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视频号、看一看、听一听等。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微信生态内的内容池多处于割裂、分离的状态,用户很难通过某个途径或者通道去获取相关信息。搜索自然成为打开微信内容库的钥匙,通过人找信息,与推荐形成互补,进行有效的信息分发。
对于搜一搜的定位,微信团队曾表示,微信并非在做一个纯粹独立的搜索引擎,而是作为微信生态的一环,让更好和更合适的内容、服务,跟用户之间产生更精准的连接。其呈现的搜索结果,是以微信生态的内容为基础,主要包括信息、服务、品牌三种类型。
显然,问一问也是服务于这个目标。换句话说,问一问是专为微信用户打造,一方面既可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增加用户使用停留时长;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微信生态下的搜索内容,推动形成一个更有活力的微信内容生态,尤其是热点讨论和实用内容的搜索内容供给。
以中秋节、国庆长假出行为例,问一问在着力引导用户分享博物馆、高铁、飞机等出行需求指南,用户搜索去哪里玩,能直接给实用回答引导。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服务性、实用性搜索需求,使用体验也很不错。
就个人而言,经常往返北京首都机场 T3 航站楼,复杂的网约车转乘路线,让很多人头疼。在经历过几次"惨痛教训"后,唐辰总结出其最快搭乘路径,分享出来,目前已经帮助超 50 人解决了问题。
与知乎相比,问一问即封闭又开放。 封闭的意义在于它依托搜一搜,在微信生态内,为用户提供一个小红书式的社交、互动空间,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提出问题、分享经验和知识,并能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获得其他用户的回答和点赞。开放的意义也在于此,问一问支持"公众号"、"视频号"身份登录,可以有效连通微信生态内不同区域的插件,打通私域、公域流量,增强互动,形成差异化优势。
对于微信而言,"问答"是一个很古老的产品概念,而且腾讯旗下还有其他问答类产品,比如腾讯新闻的"热问",微信重新再复制出一款"知乎",没太大必要。
但将这个产品形式置于微信生态下的"搜索内容"来看,和百科、搜索发现等内容展现形式一起,服务于用户的搜索需求,其整体意义就远大于对标或者复制某个垂类产品了。
创作者的新流量机会,但也有很多课要补
目前,问一问支持在回答时插入图片、视频和音频内容,并鼓励发布垂直于某个领域的专业创作、富有原创性的个人观点和见解,这样的内容可以在多场景中获得更好的展示,被更多人看到。
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鼓励高质内容、排名推荐,并集齐"文字 + 图文 + 音视频"的问答生态,对受困于算法推荐和私域流量效率变低的内容创作者来说,又是一种新的流量分发方式,也是新的流量变现机会。
要知道,问一问和搜索功能在同一个页面,这意味着问一问的曝光量非常高,为创作者提供了巨大的潜在流量来源,用户在查看答案的同时如果认可答案即可一键关注回答者的公众号或视频号。
比如,除了上述《黑神话:悟空》一例,华为三折叠屏手机发布时,唐辰所写《华为三折叠屏手机的意义》一文在凤凰网科技首发,并得到 36 氪、钛媒体、澎湃新闻等平台转载,在微信搜索进行内容搜索时,问一问的问答内容也被合辑展示,这对个人的内容曝光又多了一个渠道。
在 2023 年微信公开课 PRO 上,搜一搜业务负责人披露了一组数据,2022 年,微信搜一搜的月活用户已达 8 亿,搜索量同比增长 54%。通过"搜一搜"带动的公众号新增粉丝贡献占比达到 27%,文章分发量较去年增长 43%;视频号新增粉丝量较去年增长 120%,视频分发量较去年增长 895%。
大河满时小河溢。换句话说,问一问是对微信搜索内容的补充,搜一搜的流量分发也自然能辐射到问一问的问答内容。
与此同时,2024 年,微信对"问一问"进行了重大改版,并开始内测创作者分成计划。这既表明官方对其作为流量入口的重视,更重要的信号在于:当一款产品有了商业化策略支持时,就意味着其自身将产生"造血"能力,将进一步刺激创作者的自主活跃度。
只不过,虽然从微信的内容生态来说,问一问可以称作是一款战略级的产品功能,随之能带来更多积极变化。但其面临的挑战和困局依然不小,还有很多课要补。
一方面,知乎在问答领域深耕十多年,其产品使用习惯和社区氛围,对问一问的用户产生不小的影响。 这也是问一问推出一年多来,没有快速成为大众爆款产品的重要原因。它表现出的差异性,还不足以颠覆多数人对"问答"概念的固有认知。
另外一方面,问一问在内容丰富度还有用户体验上都较为粗糙。 比如不少人还不知道它的入口在哪,微信搜索呈现的结果,已经对问一问的内容进行了展示。
再比如,其提问或者发布的门槛不低,需要用户注册有公众号或者视频号,这对于普通微信用户来说,短期内很难跳过去,很有可能会影响用户和创作者的体验和参与度。这也决定,问一问很难快速成为一款平民级的问答产品。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问一问的内容质量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就当前的部分回答内容来看,或受限于 500 字的篇幅限制,也可能是问一问不想做成另外一个版本的"知乎",其短内容的表达,更像早期的微博或者朋友圈,深度讨论和高质量信息无法得到充分展现。
这对搜一搜来说,并不见得是好事。 类比另外一个活化石级的问答产品:百度知道。其内容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最后也成为百度搜索结果泥沙俱下的一个重要诱因。
从最新动作来看,问一问还会得到微信的进一步强化。 其中之一是不断通过运营手段,和用户探索出了许多有趣玩法。比如近期公众号后台问答组件全面开放后,成为不少内容创作者挖掘真实用户故事的有用工具,在多个场景里进行内容与问答组件的结合,开发出多种多样的使用方式。
从这些动作来看,问一问对于微信的意义,就不只是在搜索框里复制出一个"知乎"了。如果再结合大模型的语境,"问一问"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语料库,也可能演绎出新的商业变现形式。当然,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我是唐辰同学配资实盘网上配资炒股,关注互联网科技及商业故事。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谢绝转载。